Monday, March 20, 2006

童夢

在我遼遠的夢的深處
我見過一個小孩
他的樣子就像我兒時一般
但他一雙烏黑而大的眼睛
卻滿凝著淚水,幼嫩而蒼白的臉上
卻留有一行行深徹的淚痕

每次當我夜半夢迴
他總是帶著一臉愁容
以一把已叫得沙啞的聲音
呼叫著我的名字

我見過他無數次
但每趟,他也是同樣的
帶著淚水,帶著淒怨
叫喊著,又叫喊著
他無力而又淒涼的聲音
彷彿破碎了我荒漠的心
當他叫得倦了
便總是失望地啜泣,又啜泣
然後從悲歎的淚水中,轉身
無奈地,消失於我遼遠的夢的深處

Sunday, March 19, 2006

從儉德大厦走進子山公園

這幾天聽著儉德大厦的專輯「在森林和原野」,很是感動。實在很久沒有聽過如此叫我動容的本土音樂。加上那些插畫,一切是那麼奇幻。有如一筆筆細水長流的線條,帶出自粒粒實而不華的音符,將一種內心境像,形像化地,幻化成一首首充滿神話原型意像的童話詩編。彷彿是Novela那種童話國度,以Scenic (一隊美國Post-Rock組合)的音樂意像重新演繹。

有一晚,突然想起久沒聯絡的子山。

於是在網上踫踫運氣。結果找到了她的子山公園

電影「V煞」的V說,巧合只是一個幻像。

原來早幾天前,她也剛到訪過maitreyana.com

儉德大厦,原來是她的友人。

感覺是很奇妙的東西。

有時很多巧合,我們不以為意,以為只是偶然。

但其實,我們的意識,我們的感覺,遠比我們的理牲理解更精明。只是我們不以為意而矣。

我們都被教育到精於荒廢自身理性以外的意識。

我們的感覺,原來比我們看得更通更透。

大概這就是C.G. Jung所說的Synchronicity。

這也是音樂美妙之處。

順帶一提 ,喜歡閱讀及書本的朋友可必到子山公園走一趟。她手造的布書套十分精緻。

Tuesday, March 14, 2006

反思音樂論述

從一開始,我就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個樂評人。就正如我沒有把自已當作一個樂手一樣。

我只是一個以個人方法發聲的獨白人。於文字如是,於音樂亦如是。

原因是,從一開始,我就不覺得我要去扮演那種以蓋棺定論方法將音樂評核好壞的音樂專家。音樂於我而言,是一種很個人的東西,須要自己去感受。音樂也不該有單一的內涵、定義及價值。於我而言,我的音樂論述文字,只是一種有關於音樂的一些個人感受的分享過程。

就正如音樂聆聽,文字閱讀也是一種雙向的分享過程,而非一種單向的發放與接受。尤其是關於音樂的文字。

曾經有一位樂手說過,他的音樂作品,只是整過創作過程的一半。他認為整個音樂創作過程,必須等到有聆聽者聆聽方才算完成。言下之意,音樂,並不是一種獨立的客觀存在,而是一種需要聆聽者參與分享的創作過程。也即是說,創作者完成的,只是一半,而創作的另一半責任,則落在聆聽者身上。亦因此,我認為音樂不應該只有單一的聆聽方式。

聆聽,不應是一種被動的過程。

聆聽的過程,也是創造的過程。

因而我的那些音樂論述文字,實質上是自已對於覆行聆聽者職務的個人反思及記錄,以完成音樂所必需的這個雙向創作過程。同時間,也希望以文字於閱讀者之關,構建另一層次的,模彷音樂與聆聽者之間的微妙關係。

音樂論述文字本身,並不是一個終站,而只是一個指向、某種暗示,意在帶引出音樂所包含的更多的可能性。

音樂本身只是一堆可能性,須要聆聽者以自己的方法去體現。

我的文字,只是其中一種的可能性,試圖以分享的方式,帶動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大概我們都不慣(或太懶惰)於創造性的思考 (聆聽),都總愛有專家告訴我們那是好、那是壞,然後跟著走便是。我們都以為,音樂裡面有一個先天的客觀價值,由專家發掘了以後,便可給我們享用。

對我來說,音樂論述文字不單單是旅遊導讀,也同時可以是寓情於景的山水畫。

當然,這就不等於音樂論述文字不須要有客觀元素。關於樂派的流向關係、歷史背景、製作資料等,這些都是相對上比較客觀,並不容苟且的地方。曾有好一段時間,自己把音樂史料資訊當作一門學科一樣鑽研,把聽和讀都如上課一般認真對待。

史實與創造之間的含糊交界,是音樂論述文字最美妙之處。我如是想。

Thursday, March 09, 2006

早安!南回歸線

其實早於MCB光榮引退前,已有意對「南回歸線」(MCB Vol 29, 1995) 作一個回應。不知是甚麽原因,但感覺上,總覺得有此需要。

如一個旅人,走遠了,總有停下來,回望,然後再整装待發的必要。

不然,一切都好像難以繼續下去。

不是體力上,而是精神上的一種需要。

另一個原因是,我感覺到,自己又再一次走進「南回歸線」的世界,正處於另一個終結的來臨,另一個未知的階段正在黎明。光與暗的交界,幽深看不清前路。恍惚間,希望可以文字將這種不明的迷途感歸降於指掌之內。但結果,拖了又拖,總是提不起勁重爬格子。筆杆,彷彿有千斤重。

於較早前從新整理「南回歸線」時才發覺,這篇文字,彷彿是一編宿命性的預言,早就預視著自己於MCB的路向。日後於MCB所發表的文章,裡面的種種理念、想法及對待所謂樂評文字的奇特態度,原來都早已包含於「南回歸線」這私人預言之中。

「南回歸線」在當時而言,其實就是意圖消化自身宿命過去然後再進發的轉化點。就像Uroborus意像中的蛇自吞其尾一樣,藉著吞嚥自身命運創造新生。

進程,並不是一種直線的前望爬行。而是,一種非直線的、迴旋形的循環再造。整個過程中,彷彿勾劃著一個無形的中心點。每一個循環,都於過程中,將這個無形的中心引力再一次具體化。每一個循環,都經歷同樣的反抗、脫離、流浪、再回歸。彷彿只有這種輪迴似的體驗,方才可深化地呈現自身命運的真像。原來一直所追求的真義,並不在渴求的終站,而在於那無休止的過程。

或者所謂生活,就是體現自我精神原型群像的一種過程。

三‧國‧誌

死‧國
零晨四時許。六月天。天未亮。只有欲言又止的晨光,儼如一個不肯輕易揭盅的不詳徵像。

坐在醫院門外一角,空無一人。沒有探病的人潮。遠遠的柏油路上,也沒有上班族的瘋狂交響樂。

空無一物的死寂。

只有醫院通風糸統,隱隱然啍著低頻的騷音。彷彿是,某些Ambient / microsound 大師的裝置藝術。又像是,盜取自David Sylvian樂曲的某些背境音像。

大概是一種死寂的聲音。正如David Toop所講的那一種沉默的聲音,來自死寂。

彷彿一切都完了。長久的戰爭,最終敗戰。輸了最慘烈的一杖,也失去了最寶貴的。但至少,一切都告一段落。

雖然那種悲痛,叫人惘然無助。

彷彿一下子無法適應太多的失去,也無法適應,戰爭完了,接著來何去何從。

彷彿甚麽也沒有了。好像一切也改變了。一切也不再像樣。

太累,聽著那連綿不斷的來自死國的騷音,已不知道,該如何繼續……


戰‧國
牠倆沒有流淚,但我知牠們在哭。

牠倆沒有說話,只是看著我,但我知道,牠們在說,來吧,這是唯一的方法…

我著力地忍但還是哭了,拿起刀,親手把牠倆的頭宰下來。

一大一小。只有血和淚。

只有我們的犧牲,方才可為你們帶來救犢…牠倆說…

結果大的後來真的死了。而且還是活生生地死在我眼前。

然後小的來了又死了。

之後我才明白,原來也是一樣。再來又走,只是為了用兩次自我犧牲來作無私的救犢。從前不明白為甚麽耶蘇要以自身的死亡來為我們作救犢,剎那間是明白了。

然後是媽媽抱著三個兒子的頭髗呆站在一個古舊幽暗的房間,像一幅超現實主義的家庭照,就站在那裡,動也不動。沒有表情的木納,無所謂悲傷,更無所謂快樂不快樂。

不知所措,我只有呆呆的站着,像置身一個凝結的恐佈片塲景。吃力地看了又看,還是看不出哪個是我的頭髗。

結果她還是走了。眼睛同樣是呆呆的,失去焦距地望着病床上的天花板。

那時我以為,戰鬥完結了。


感‧國
一切又重新開始。由零開始。

彷彿是某種宿命的預言。只有毀滅之後才有新生。

走到了盡頭。感覺正在枯萎,生命在萎縮。

於是我將一切打破,將自己的頭髗放下,理葬在枯涸的荒凉世界。一次過失去了太多,已學會了放手。包括自己在內。

放開了,就讓他走了,讓他靜靜躺在無人的地底國度。再不會有人記他是誰。

背後是自己的塚墓,前面,是一個未知的或然世界。

看見她就站在前面不遠處,默默等候着這個死裡歸來的浪人,心裡無言的感動。

至少,這不會是個孤單的旅程…

Sunday, March 05, 2006

石像

靜臥在大堂一角
以幼長的支柱
支撐著沉重的靜默
及年日歲月的
無聲洗禮

背對兩壁
面朝偶而走近的
一兩張面孔
我總是沉默
不發一言
不想說的說不出
想說的
總說不清
因為那嶙峋的雕刻
便是我的語言

身上起伏的紋理
也是冷冷的
沒有窗邊陽光般和暖
因為我不是個出色的演說者
喜歡聆聽
多於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