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5, 2008

《房間》與聲境

《房間》與聲境是李智良新書《房間》的一個跨媒界的藝術項目...

關乎城市的病態,更關乎承載此種病態的「城市病體」。

「城市」無孔不入,連一個人在自己的房間中最私密的時光、最幽微婉轉的情意,亦必得劃進條件與法理的管轄,因為看守自己的人正是囚犯自己。如是,城市中、房間中,我們聽見甚麼?聽不見甚麼?

以《房間》為題,幾位獨立音樂人與聲音藝術家(包括麥海珊、Sin:Ned、Ahshun、 Beatrix Pang、Yammie Chan及Wesley Tang 等)將在城市各處場景收錄、採集環境音效,進行創作與挪移,藉聲音穿透,作跨藝術形式的回應。

《房間》的主頁: http://oblivion1938.com/room

《房間》與聲境的連結: http://oblivion1938.com/room/soundscapes.htm

Monday, August 18, 2008

No One Pulse - LINGK



LINGK is the first full-length release of the experimental concept duo No One Pulse from Hong Kong.

Consisted of both studio and live performance recordings, LINGK is a collection of works of the duo's micro sound experiment and free-form "electronics" improvisation.

If all things are made up of sound;

If all sounds have a life of its own;

Instrumentalists and their instruments are equal.

It is not one playing the other in the relationship of user and tool.

It is the resonance of sound between two bodies: the instrumentalist and the instrument.

It is an approach of seeing things and ourselv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und.

Re-defining things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ld in terms of sound.

All instruments and devices, be they musical or non-musical instrument, are being turned into "sound making" device by tapping into their internal process. The whole sound making process becomes an improvised dance between two sonic resonance entities.

The result is a new kind of "electronics" music that embraces randomness, chaotic structure, improvisation and microsound methodology.

TRACKLISTING:
1. Room 337 (The Towel)
2. Kapok
3. Room 337 (The Mattress)

Available at:

Sunday, August 17, 2008

「城市/病態/書寫」講談 + 《房間》與聲境作品發佈



講者:李智良、張歷君

主持:鄧肇恒

日期:2008 年8 月24 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3:00 -5:30

地點:Kubrick 油麻地店 (油麻地眾坊街3 號駿發花園h2 地舖)

主辦:Kubrick廿九几

患病的是城市人,還是這個城市。

書寫如果不是治療,你我又為何樂此不疲。痊癒,可能嗎?李智良、張歷君將於講座中討論城市、病態與書寫三者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李智良的新著《房間》採取了一名「精神病患」的視角,書寫「城市」作為一種人類羣聚的方式,於病壞的身體上種種不流血的暴力。

王墨林說「我們不能不凝視著他的病變與我們之間一種模糊而且曖昧的關係……」。當我們常以「痴線」、「瘋狂」、「癲喪」來形容城中的人與事,關乎「精神病患」的社會位置,其政治、欲望或壓抑,可能說穿了,不過是你我的日常經驗。

從《房間》開始,李智良、張歷君將於講談會上討論作為病者/作為書寫者/作為一個「整全與複合的經驗主體」,三者的張力和辯證關係。聽證城市的軍事化、高度理性化,施於我們身上的暴力,並且,令「連續的時間」崩離瓦解。

城市的「病體」在那裡?它就是面目模糊的「病人」嗎?抑或是,城市本身(一種高度調控的人類活動組織方式)已經是一具「病體」。「災難」與「精神創傷」跟日常生活的關係是甚麼?「語言」可會是「災難」與「精神創傷」的載體?

──李智良說,我們最終必然回到的問題是:痊癒可能嗎?甚麼是痊癒?甚麼是痊癒的條件。

同場發佈:《房間》的聲境

關乎城市的病態,更關乎承載此種病態的「城市病體」。「城市」無孔不入,連一個人在自己的房間中最私密的時光、最幽微婉轉的情意,亦必得劃進條件與法理的管轄,因為看守自己的人正是囚犯自己。如是,城市中、房間中,我們聽見甚麼?聽不見甚麼?

以《房間》為題,幾位獨立音樂人與聲音藝術家(包括麥海珊Sin:NedAhshunBeatrix Pang、Yammie Chan及Wesley Tang 等)將在城市各處場景收錄、採集環境音效,進行創作與挪移,藉聲音穿透,作跨藝術形式的回應。部份作品將於是次講座首次發表。

講者簡介:

李智良,潮粵移民之後,出生於電視宣傳片中那個香港,此後長期滯留。現從事翻譯,為「香港獨立媒體網」編輯之一。著有中、英語詩歌/小說集《白瓷》(Porcelain)。評論、創作散見各種報刋,不贅。個人網誌「處決1938!」見 http://oblivion1938.com/

張歷君,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導師。《字花》編輯。

鄧肇恒,媒體研究講師。

相關:

我們都是精神病患- 李智良、張歷君對談(節錄)
精神病患的書寫,或書寫精神病患 (鄧正健)
一個香港,只有一個李智良 (tsw)
逃離在地,逃離房間︰試讀李智良新書《房間》(譚以諾)
一本新書道出一個服精神科藥物12年生活的回溯 (藥物的謊言)

(轉載自http://oblivion1938.com/)